來源:齊魯網作者:我來說說複製鏈接2014-10-02 20:15:10 [提要]新中國成立65年來,山東的糧食生產,從總量匱乏,到現在成為全國第二大糧食主產區。這背後,是農村改革開放的結果,也離不開山東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。
  齊魯網10月2日訊 新中國成立65年來,山東的糧食生產,從總量匱乏,到現在成為全國第二大糧食主產區。這背後,是農村改革開放的結果,也離不開山東農業科技的不斷進步。
 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《山東新聞聯播》報道,72歲的趙振東是山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,也是國內著名的小麥育種專家。在幾十年的科研歷程中,趙振東見證了山東糧食生產的巨大進步。
  冬小麥播種的時節就要到了,花白頭髮的趙振東又出現在了省農科院的試驗田裡。雖然前兩天趙振東剛過完72歲生日,但身體力行地到農田裡做科研,已經是他幾十年來養成治學習慣。
  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員曹新友:“這幾年的成長讓我感覺到趙老師的人格魅力乾工作執著。”
  上世紀的60年代初,整個山東乃至全國的糧食都極度匱乏。從那時候起,還在農業院校讀書的趙振東就立下了讓糧食增產、人人吃飽飯理想。1984年,在新疆從事農技推廣工作近20年後,趙振東調入山東省農科院,主攻小麥遺傳育種,這一干就是30年。
 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小麥育種專家趙振東:“哪個工作也苦,只要你努力做去了,都苦。寒流來了,你要去看看,要不選不到抗寒的品種,到後期你不能怕熱,你怕熱,你的麥子以後也怕熱。搞育種的人失敗是成功之母是不說的,不是千里挑一、萬里挑一,應該是十萬里挑一。”
  小麥育種是一個漫長而艱辛的工作。秋種夏收,小麥有休眠期,但是趙振東卻沒有休息的時間。30年來,他和他的團隊培育出的5個小麥品種,在全國累計推廣3.15億畝,為國家增產小麥200多億斤。特別是被稱為“超級小麥”品種的濟麥22,創造了我國冬小麥單產最高紀錄,是30多年來我國年推廣面積最大和應用範圍最廣的小麥品種。
  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育種專家趙振東:“老百姓種的不是試驗田,種的是大田,生產出我們13億人吃飯的糧食。育種家的道德就在於這,我要促進生產,支撐和引領生產,不能說湊合,因為在我這湊合,到農民那就是災害。”
  種業是農業的關鍵,一個個新品種,讓山東乃至全國的糧食產量也攀上了一個又一個高峰。去年,山東糧食總產量已已經達到了905億斤,比1949年增加了731億斤。山東的糧食生產不僅滿足了全省需要,還出口到了海外。
  中國工程院院士小麥育種專家趙振東:“原來90年代我們認為600公斤就是底線,新千年後到了700公斤,(現在)生產水平也在提高,同時人才在成長,優良品種和優秀人才的輩出是我的夢想。(爭取)三年之內拿下820,十年之內拿下850。”(視頻來源: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《山東新聞聯播》原標題:共築中國夢 齊魯氣象新 趙振東:為國家增產小麥200億斤)
  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17cuikv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